EN 生科百年 内網 新内網

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下載Firefox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卓越研究群體項目“高産大豆馴化的分子基礎”啟動會在北京大學召開

日期: 2025-01-17

2025年1月1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卓越研究群體項目“高産大豆馴化的分子基礎”啟動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主任種康院士、一處處長薛岚莅臨會議。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方方出席會議。崖州灣國家實驗室錢前院士等專家學者,北京大學陳雪梅院士、鄧興旺院士等項目組成員與會。會議由陳雪梅和鄧興旺聯合主持。

會議現場圖

種康在緻辭中強調,生命科學部一直秉持學科間有形交叉、聚焦國家重大核心問題解決的理念。他指出,我國2024年大豆進口量高達1億噸,這對國家糧食安全構成了巨大隐患。而“高産大豆馴化的分子基礎”項目的啟動,正是為實現大豆自給自足目标的關鍵布局。他期望本項目能夠綜合運用農業田間調查與基礎生物技術等手段,精準定位大豆生産中的核心難題,并運用多元化方法加以攻克。同時,他提出了“五新”理念,即新現象、新機制、新載體、新技術、新方法,期望項目組通過該理念培育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思想的人才,為我國大豆産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方方代表北京大學向與會領導和專家表示熱烈歡迎。他提到,北京大學在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領域一直穩步前行,未來将不斷強化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責任擔當,加大對基礎學科的支持力度。在保持自由探索寬松氛圍的同時,高度重視在交叉領域開展應用牽引、問題導向的基礎研究。同時學校也将整合、調動相關資源,為項目開展與合作提供全方位支持與充分保障,全力促進項目順利實施。

項目負責人陳雪梅對“高産大豆馴化的分子基礎”項目進行了詳細彙報。她指出,大豆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息息相關,我國大豆高度依賴進口的現狀亟待改變,突破大豆單産瓶頸迫在眉睫。目前,項目已擁有1.5萬份大豆種質資源庫和突變體庫,以及完備的研究平台。在此基礎上,項目團隊計劃通過學科交叉與分工合作,重點攻克大豆耐密理想株型、大豆抗病穩産、大豆花形和傳粉機制、第三代雜交育種技術等四大任務。項目旨在實現大豆高産育種分子基礎的重大理論突破、創制耐密理想株型和高抗大豆新種質的生物育種新技術,并初步實現大豆雜種優勢利用的雜交育種突破,緻力于解決我國大豆不耐密、病蟲害嚴重、異交率低等關鍵問題,培育新種質、新品系,打造高産穩産大豆。

陳雪梅彙報

在研讨環節,與會專家們積極發表見解,一緻認為“高産大豆馴化的分子基礎”項目對于破解國家重大難題、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具有深遠意義。項目所依托的先進研究平台和前沿生命科學技術手段,将有力推動項目目标的實現。專家為項目實施提出了具體建議,希望在夯實大豆分子基礎研究的同時,将研究成果切實應用于農業生成,真正解決糧食民生問題,為人民的幸福生活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