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生科百年 内網 新内網

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下載Firefox

丁友玲:從研究生涯走上創業之路

日期: 2023-04-28

2023 年 4 月 28 日下午,beat365官方网站第 85 期“展望事業,探讨人生”講座在呂志和樓 B101 報告廳順利舉行。本次講座邀請到著名科學家、優秀女企業家、北大優秀校友、福州新北生化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鲎試劑創始人”丁友玲老師,報告題目為《從研究生涯走上創業之路》,報告後丁友玲老師與師生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讓同學們受益匪淺。

講座開始前,beat365院長陳雪梅老師首先為本次講座緻辭,代表beat365全體師生歡迎丁友玲老師回到母校,并對丁友玲老師在細菌内毒素領域的研究工作及推動發展我國鲎試劑創新及應用于醫藥領域發展緻以崇高的敬意。丁友玲校友在艱苦奮鬥、開創事業的同時,不忘母校,對學院的發展給予了深切的關注。校友名下捐贈百萬人民币設立獎教金,對學院的教學與科研事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支持。陳雪梅老師為丁友玲老師頒發了“北京大學教育貢獻獎”,以表達對丁友玲老師多年以來對母校教育事業的支持與幫助。



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唐平副書記為丁友玲老師頒發了“生涯導師”聘書,歡迎丁友玲老師常回母校給母校學弟學妹指導人生規劃。


頒獎完畢後,主持人周遠同學為我們簡單介紹了丁友玲老師的人生經曆。随後,丁友玲老師便開始了她精彩的講座。



丁友玲老師從自己的求學經曆談起,入北大一年半,盡管恰逢“文革”,但樂觀的态度和自我磨砺的堅毅品質讓丁友玲老師将這段經曆視為人生中重要的部分。1970 年從北京大學畢業之後,丁友玲老師先後前往江西軍墾農場勞動。下鄉後在部隊農場中雖然條件十分艱苦,但是丁友玲老師仍然不忘學習,并被評為全連三名的“五好戰士”之一。

1972 年,丁友玲老師被分配到江西九江地區衛生局,開始步入社會。她在衛生防疫工作表現十分出色,利用自己關于所學習微生物的知識,拯救了數千名松毛蟲毒液感染病患者的生命。丁友玲老師說,在這一時期,除了工作以外,為了彌補知識方面的不足,她抓住一切機會進行自學,時常在實驗室和小白鼠、大白兔一起相伴學習至深夜。



丁友玲老師直言,她一直視居裡夫人為自己的偶像,居裡夫人不畏艱苦為科學獻身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她,也激勵她在科研中克服重重阻礙,不斷進取。

1978 年丁友玲老師調回福建省藥品檢驗所。随後,丁友玲老師談起自己與“鲎”這種神奇生物結緣的經曆,通過一個簡短的視頻向同學們介紹了鲎這一類被稱為“活化石”的海洋節肢動物。東方鲎分布于中國沿海,是一類大型鲎,和美洲鲎一起可被育種并用于科研。鲎具有一系列獨特的生物特性,如公母鲎成對巡遊産卵等繁殖行為,這些特性讓他們具有珍貴的藥物價值和科研價值。1956 年,美國科學家 Bang 和 J.Levin 發現細菌内毒素能使鲎血液凝固,其原理為鲎血液中變形細胞溶解物 C 因子遇細菌内毒素能發生酶系列水解反應産生凝膠。因此,利用鲎的血液可提取鲎試劑,用于内毒素檢測。由于制藥過程中易産生細菌内毒素的污染,對用藥患者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内毒素的檢測和去除十分必要,當時在福建省藥檢所工作的丁友玲老師便成為了鲎試劑研發的領頭人,也在1982 年獲得衛生部成果甲級獎。


在研發的同時,丁友玲老師也組織福建藥檢所小藥廠的建立,踏出了從研發到生産的第一步。然而體系化和流程化的生産和科研結果需要更長時間的積累,丁友玲老師也為此付出了許多努力。為了了解國際上最先進的鲎試劑理論及制備相關技術,1986 年丁友玲老師自學日語并前往日本國立衛生實驗所大阪支所留學。1988 年至1990 年在日本大阪大學、日本九州大學研修。留學結束後,丁友玲老師并未選擇留在當時更為發達的日本,而是心系祖國,放棄了在跨國企業條件優渥的工作,引進外資 1500 萬美元建立全國最大人工腎透析器廠——福州尼普洛公司。随後又為推動國内鲎試劑相關實業的發展,創建生産鲎試劑的福州新北生化工業有限公司,盡管在創業過程中也遇到了無數困難,但丁友玲老師說,那些都是“黎明前的黑暗”,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福州新北的鲎試劑研發生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處于“全國領跑”的地位。

而後,丁友玲老師談起她這一路創業的感悟:走創業之路除要有決心和信心外,還要有敢于迎接各種困難挑戰的思想準備,敢于在實踐中邊幹邊學習的信念,善于抓住各種機遇,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對社會作出貢獻。

最後,丁友玲老師談起了關于野生鲎資源的保護問題,強調這些寶貴的生物資源作為中華民族的财産,一定要好好保護并加以利用,從而造福我們以及後代。

互動環節

Q1: 人工養殖鲎的規模如何,能否滿足鲎試劑及相關産品的供應需求?

A1: 國内有海洋研究所在從事相關工作,但是受制于鲎的長生長周期,目前尚無全人工養殖的鲎。目前通常的做法是人工育苗,待鲎生長到一定體型後再放歸野外生長。

Q2: 作為一名成功的女性企業家,您如何克服職場上普遍存在的對于女性的質疑,如何看待女性受制于生育和家庭的負擔因而在職場上競争力弱這個問題?

A2: 首先要自強,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這是保持競争力的根本。其次是可以尋找一個支持自己事業的伴侶。

Q3: 目前鲎試劑的制備依賴鲎的血液這一原料,是否有現代生物學的手段可以直接合成鲎試劑?

A3: 目前,鲎試劑中的多種分子已經被鑒别并且可以進行人工合成,但是由于鲎試劑的高度精密性,各種物質之間的配比難以把握。美國有這一方面的相關研究,但目前還不能全方位替代應用,或許相關工作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Q4: 在鲎試劑開發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您是如何克服的?

A4: 困難有很多,關鍵是要有“攻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