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本次“展望事業,探讨人生”系列講座,我們有幸邀請到了陳一友學長來分享自己的創業經曆。講座伊始,陳博士首先由81期聯想到《西遊記》中的81難,進而引出了人生難免遇到困難和挑戰的觀點以及他歸國後首次創業失敗的經曆。
“經驗不可複制,但教訓可以參考。”陳博士選擇通過分享自己的創業經曆,讓同學們自己從中思考、感受的方式展開講座。
提起學習生物的經曆,陳博士說讀生物是偶然的,“上學時生物是最差的一門。”在陳博士讀本科期間就有“二十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的說法。抱着好回家鄉找工作的想法,陳師兄聽從了父親的建議,讀了一門有實用價值的科學。“很多人的選擇都是偶然的而非規劃好的,”陳師兄如是總結自己的選擇經曆。
接下來,陳博士主要介紹了自己“非傳統的職業道路”——創業。
讀完博士之後,在大多數同學紛紛湧入研究所、大學,做博後、找教職的時刻,陳博士綜合考慮了自己的興趣與理想,發現自己更希望能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産品,讓人能真正用上,于是選擇進入矽谷的一家生物高科技企業學習制藥。回憶起在企業裡工作的經曆,陳師兄坦言自己十分努力,也确實學了很多東西,但對職業等級晉升機制的進一步了解和心中渴望不斷嘗試的激情促使他思考另外的可能:創業。
創業的開始,是機遇的開始,也是不那麼平順的生活的開始。“創業是我人生過程中的第一個挑戰,也是第一次的經曆。”提起自己的創業經曆,陳博士别出心裁地用“中國式飯局”來總結4次創業的過程。“在飯局上大家會聊起一些想法,有些人隻是把飯消化了,但我消化了想法。”
第一次創業在2003年非典時期,陳師兄與大學同學和投資人一起創辦了斯泰康生物技術公司,希望能做出非典的疫苗。然而,當最後疫苗落地時,非典疫情也随之結束,首次創業以公司關門告終。陳師兄沒有因為這次失敗放棄創業,在進行了3個月的調整與不斷的奔走融資之後,陳師兄又一次勇敢嘗試,創辦了crownbioscience(中美冠科)進行轉化腫瘤醫學的研究與産品開發,緻力于通過預測新藥通過臨床試驗的價值來優化藥品評估體系。陳師兄特地在ppt中帖出了中美冠科商标的圖片,并介紹當時選中了一個猶太人設計的圖标,因為“未完成的科學”與設計者“未完成的藝術品”的理念契合深深打動了他,“科學與藝術無非是一個是左腦的創造,一個是右腦的創造,但最關鍵的都是創造力。”之後陳師兄又于2012年先後創辦了諾輝健康與智康博藥,分别緻力于早期發現癌症和研發針對晚期癌症的新的靶向藥物。
關于創業的經曆,陳師兄特别強調了合作夥伴的重要性。“創業的合夥人特别需要高度信任,就像老話說的,‘獨行快,衆行遠’。選擇什麼樣的合夥人,對團隊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陳師兄鼓勵同學們之間多多進行交流溝通,培養深厚的同學情誼,同時善于在交流中把握可能的機遇。
講座的第三部分,陳師兄提出了職業發展的過程當中自己思考過的幾個問題,并指出這些問題必然存在沖突,沒有标準答案,需要同學們自己去探索和思考。這些問題包括了短期與長期目标的平衡、工作、職業與事業的抉擇、責任與義務的擔當、獨行與同行的利弊、内心的自己與别人眼中的自己的沖突等等。陳師兄認為,現在的同學們面臨的挑戰是機會太多,在這種時刻必須有取舍,而短長期兼備的選擇并不多見。如何在可以更換的“謀生”工作與畢生追求的理想“事業”之間抉擇取舍,在走出大學象牙塔後面臨的對自己、對親人的責任義務,選擇合夥人的标準與重要性,每一問都引發同學們深入的思考。
回憶起自己求學、創業的生涯,陳師兄覺得讀完博士以前一直是父親眼中的自己,“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像大多數人一樣,陳師兄在讀博時也想過放棄,他特别提及導師開導他的經曆,“老闆說這種想法不新鮮,很多人都經曆過這樣的時期;然後跟我談了談,讀博士未來會有哪些幫助,再讓我自己想。”除了博士階段,陳師兄坦言創業過程其實也并不光鮮亮麗,而是充滿坎坷、困難與波折。“隻要是人都會想放棄,熬過來的才是最後堅強的人。”最後,陳師兄如是總結。
最後,陳師兄對生物醫藥行業的未來做了展望,并熱情與同學們交流互動,答疑解惑。
陳師兄認為,21世紀是生物醫藥與人工智能的世紀。未來二十年,至少在中國将會是生物醫藥産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社會處于老齡化的趨勢浪潮中,這也正是推動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浪潮。目前随着中國科創的開展、香港股票交易所的放開,國家支持鼓勵任何新的核心科技可以零收入,這為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時代良機。
在與同學的互動交流中,陳師兄熱情解答了同學們關于學業、事業與創業等方面的疑惑。陳師兄勉勵同學們紮實學習學校課程,打牢基礎,為以後的事業與職業選擇做好準備。同時,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陳師兄都強調困難是一定會有的,要敢拼、敢做,肯吃苦、肯奮鬥,從失敗與苦難中汲取經驗教訓,然後繼續勇敢前行。
通過本次講座,同學們對“The road less traveled”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與體會,也對自己未來的事業與人生規劃有了新的思考,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