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生科百年 内網 新内網

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下載Firefox

趙進東:時刻準備着

日期: 2020-10-23

  1023日,beat365官方网站第78展望事業,探讨人生講座在金光生命科學大樓101報告廳舉行。本次講座邀請到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教育部生物學指導委員會主任趙進東院士,為大家帶來了題為時刻準備着的精彩報告。學院2020級全體本科新生等約200名師生聆聽了本次講座。

  趙進東老師是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及醫學學部院士,2010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2000年成為教育部特聘長江學者;現為教育部高校生物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趙進東老師主要從事植物生理學及藻類學研究,2006年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7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曾先後獲得美國李氏基金獎、青年科學家安泰獎、優秀青年教師獎等獎項。趙進東老師現任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植物生理學會常務理事;曾任beat365官方网站教學副院長和常務副院長,任職期間對生命科學的本科教學進行了探索改革,成果獲得教育部教學成果一等獎。趙進東老師還于20072017年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

趙進東老師演講

  講座開始,趙老師對2020級本科生考入北京大學表示祝賀,并就本次講座的主題“時刻準備着”做深一層的解讀:“準備做什麼”和“怎麼作準備”。

  趙老師根據“中國到2050年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這兩個目标,結合當今世界形勢提出“新冠之後,世界形勢和格局将怎樣變化?”“我們的教育如何适應?”“我們的未來在哪裡?”這三個問題,引發同學們的深思,并向同學們展示了大學的三個主要功能——傳承知識、創造知識和服務社會。

  接下來,趙老師又向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曆。他在1974年成為知青,在當時依靠着《高等數學講義》《歐根•奧涅金》及《魯迅全集》作為生活中的精神食糧,度過了第一次感受着人生痛苦和困惑的歲月。恢複高考時,他考入了西南師範大學。受一篇科學報告文學的影響,他在畢業後選擇了中科院水生所攻讀研究生,師從黎尚豪院士。到美國進修後,于1994年回國到北大就職。據趙老師回憶,當年北大生科的實驗環境還十分艱苦:實驗室空間狹小,實驗員和學生少,科研設備稀缺。就是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中,趙老師仍是堅持從事自己熱愛的科研事業,并作出了一些成績。

  随後,趙進東老師引入本次講座的第一塊核心内容:“準備做什麼?”趙老師以本學期一次《普通生物學》課堂小測成績展現出的正态分布圖像為例,說明正态分布是處處存在的。趙老師建議同學們要注重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能力,不能隻專注于讓自己的成績處于正态分布曲線的最右側,善用每個人自己的特長,正确看待自己的短闆。趙老師還建議同學們學習時要注重知識架構,希望同學們作為北大學子能夠讓自己的創造力随着獲得的知識增加而呈現指數增長的趨勢。趙老師還分析了大家從事科研的原因:有的人是因不想與社會接觸,故用科研來躲避社會;有的人則是因為熱愛科學和真理而選擇了科研,這是主動選擇的結果。講到這裡,他也回答了第一個核心問題——準備做什麼,便是要準備做自己熱愛的事,并且趙老師期望大家要“主動”選擇準備做的事。

  之後,趙老師開始闡述本次講座的第二個核心内容:“如何作準備?”趙老師先講了自己2007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前後的曆程。他認為自己獲獎還是存在着些許的運氣,但這運氣并非指憑空而來的好運,而是在某一領域持續努力後遇到了好的機會。趙老師告訴同學們:隻有當一個人真正付出努力後,才有可能在機遇到來時及時意識到并牢牢把握住。趙老師進而借圖靈的事例提出了從事科研工作應具備的素質:視野、觀察、好奇心、想象力、溝通能力、合作、努力、身體健康、幽默感。在這些素質中,趙老師針對如今大學生體育運動漸少的現象重點強調了身體健康的必要性。在這一部分,趙老師分享了個人從事科研工作的體會。他認為,如果自己的研究方向既滿足國家需要也符合個人興趣,便不怕漫長科研征程上的寂寞。他還提出了如今基礎科學研究的一些不足,同時強調了創新和思想自由在基礎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并表達了對同學們保持思想自由的殷切期望。

  講座最後,趙老師談到自己對成功的理解:對于一個大學生或研究生,在40歲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謀生養家,他或她就是成功者。這個觀點得到了在場同學的認同和共鳴。

  報告之後,同學們踴躍提問,整個報告廳都洋溢着活躍的氣氛,激發了思想的碰撞。同學們在本次講座中收獲頗豐,對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和事業選擇都有了更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