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生科百年 内網 新内網

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下載Firefox

拜耳四度攜手北京大學,持續助力中國源頭創新及新藥研發轉化

日期: 2023-07-11

北京,2023710 — 近日,拜耳與北京大學簽署雙方第四期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助力涵蓋腫瘤、心血管及腎髒、免疫,以及細胞與基因治療等多個重點領域内的基礎研究成果向新藥研發轉化,并加速推動藥物研發價值鍊上的前沿技術研究。

根據協議,拜耳将在未來三年内繼續資助雙方合作研發項目,并獎勵北京大學在生命科學領域以及藥物創新方面做出卓越科研貢獻的科學家。

2014年,拜耳與北京大學建立了科研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在北京大學建立了聯合研究中心,緻力于推進藥物發現轉化研究,拜耳為合作研發項目提供資助。雙方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續簽該協議。最新協議的簽署标志着雙方戰略合作進入第四期階段。

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全球業務發展與開放創新代理負責人Friedemann Janus博士表示:“我們非常高興看到拜耳與北京大學建立多年的成功合作進入到了新的篇章。雖然過去三年新冠疫情給我們的合作帶來了諸多挑戰,但是雙方團隊依然保持緊密合作與學術交流,積極推動科研及藥物創新進展。此次合作續簽體現了拜耳對中國正在蓬勃湧現的科技突破與創新成果的重視與持續承諾。期待未來我們繼續攜手北京大學,探索更多開放創新模式,把突破性科研成果轉化為更多創新治療藥物,造福廣大全球患者。”

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高級研究員吳虹教授說:“北大作為高校,一直積極整合校内外資源,通過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勇擔科技創新的時代重任。自2014年起,北大利用自身優勢,與拜耳開展了一系列創新研究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希望雙方能夠繼續共同攜手,在促進人類健康共同目标下,推動生命科學與醫學科技的發展,實現校企雙赢,最終惠及中國和全球的患者。”

過去九年來,拜耳和北京大學共合作開展了26個聯合研究項目,并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先後發表了7篇合著論文。其中作為最新的合作成果之一,于2022年12月在國際SCI期刊Genome Biology發表的題為“平行單細胞和批量轉錄組分析揭示胃癌腫瘤微環境的關鍵特征”正是來自于拜耳專家Helge G. Roider博士與北京大學張澤民教授的聯合研究成果。

此外,為鼓勵和表彰在生命科學領域以及藥物研發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學者,拜耳與北京大學聯合設立了“拜耳講席教授”、“拜耳研究員”、“拜耳博士後”獎。高甯教授、謝曉亮教授、于翔教授、蓋鋒教授與陳雪梅教授等北京大學知名學者都曾獲得“拜耳講席教授”的殊榮。

作為公司在中國長期承諾的重要組成,拜耳高度重視并持續關注本地科研合作,大力支持中國源頭創新及新藥研發轉化,先後于2009年及2014年分别與清華大學及北京大學建立了長期戰略科研合作。截至2023年6月,拜耳與這兩家中國頂尖學府已累計開展99個聯合研究項目,涵蓋新靶點的發現及結構解析,疾病發病機理及藥物作用機制研究,藥物篩選,藥效評價,新分子形式藥物、新化學合成方法及創新劑型探索等方面。

關于拜耳處方藥中國合作創新中心

拜耳處方藥中國合作創新中心成立于2022年,全面負責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在本地的外部合作策略及相關工作,包括業務發展、授權許可、開放創新等範疇,促成建立外部合作,并協調合作聯盟管理工作。作為公司全球合作網絡的重要組成,團隊積極融入中國醫藥創新生态圈,持續深化與生物醫藥企業、初創公司、科研院所等創新力量的溝通協作,尋找并評估本地創新成果及合作機會,覆蓋從早期發現到臨床開發直至上市後的藥物全生命周期。

關于拜耳

拜耳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健康與農業方面具有核心競争力。公司緻力于通過産品和服務,幫助人們克服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和老齡化帶來的重大挑戰,造福人類和地球繁榮發展。拜耳緻力于推動可持續發展并對業務産生積極影響。同時,集團還通過科技創新和業務增長來提升盈利能力并創造價值。在全球,拜耳品牌代表着可信、可靠及優質。在2022财年,拜耳的員工人數約為101,000名,銷售額為507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研究開發投入為66億歐元。更多信息請見www.bay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