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億方高級人才基金緻力方向
作為北京大學第一個緻力于支持生命科學學科高級人才引進與保有的基金項目,億方高級人才基金自設立至今,就日益顯著地發揮着重要作用,成為學院引進人才項目的助推器與保有人才項目的定心丸。
院長吳虹介紹基金概況
基金捐贈發起人徐勇校友緻辭
2018年1月12日,在2017年度學院年會的會議現場,由院長吳虹教授主持、捐贈發起人之一的1982本徐勇校友親臨參與的億方高級人才基金頒獎儀式隆重舉行。吳虹院長首先介紹了基金的概況、緻力方向、設立初衷與項目評審流程。随後,捐贈人嘉賓徐勇校友向大會緻辭,他從回憶自己的在校求學之路談起,繼而與在場老師們分享了自己之後的矽谷留學與創業心路。他感恩于母校對自己的培養,也感恩于這個富有朝氣的時代所帶給每個人的無限機遇。徐勇校友表示,他十分高興地看到學院近些年來的可喜發展與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衷心地希望,将自己的捐贈初心實實在在地轉化為億方高級人才基金對學院人才建設工作的有力支持,更希冀自己,也号召廣大校友,都能以母校120周年校慶為契機,為母校和學院發展做出更大的新的貢獻!
頒獎儀式剪影
發言結束後,學院吳虹院長與徐勇校友共同揭曉了支持名單。學院教師高甯獲得“2016-2017年度億方講席教授”稱号,胡家志、季雄、李湘盈、李龍四名教師獲得“2017年度億方學者”稱号。
高甯教授代表基金首批支持人才發言
頒獎合影
最後,高甯教授代表基金首批支持人才發言,在感謝學院與基金認可支持的同時,希望以更為切實的科研成績回報廣大師生校友。
活動合影
(左起:胡家志 李湘盈 鄧興旺 徐勇 吳虹 劉德英 李龍 高甯 瞿禮嘉 季雄)
新聞鍊接:
億方高級人才基金
首批支持人才
高甯
研究方向:運用冷凍電鏡技術研究重大生命過程的分子機器的結構和功能
2000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生物化學專業,2001年師從國際冷凍電鏡單顆粒技術領域創始人JoachimFrank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曾在清華大學beat365任教,入職北大後其參與建設校級冷凍電鏡平台并成為北大在該領域引進的第一位高級人才。2017年其先後榮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第十屆談家桢生命科學創新獎,并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建議人選名單。
胡家志
研究方向:淋巴細胞受體發育和抗原識别的機理及其在疾病靶向治療中的作用
2012年畢業于beat365官方网站并獲理學博士學位,後在美國麻省波士頓兒童醫院Frederick Alt教授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其科研成果先後在PNAS、Cell、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Protocols上發表。2017年入選第13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季雄
研究方向:基因表達調控的分子機制、動态調控和疾病的相關新型的機理研究
2013年畢業于武漢大學beat365并獲理學博士學位,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Whitehead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的Richard A. Young教授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Cell、PNAS、Cell Stem Cell上。加盟學院至今,2017年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青年項目首席科學家,現拟入選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李湘盈
研究方向:以血液發育為模型,探索幹細胞自我更新及血液疾病的分子機理
2011年畢業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分子生物化學專業并獲理學博士學位;2011-2017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Whitehead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7年7月加入學院任研究員。其課題組專注于探索幹細胞自我更新及分化的分子機理,特别是細胞内信号通路如何與外在環境因素交互作用并影響幹細胞的命運。2017年入選第13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李龍
研究方向:用生物化學和結構生物學的方法研究生物大分子的跨膜轉運機理
2009年畢業于美國普渡大學生物系并獲理學博士學位;2009-2017年先後在美國普渡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7年9月加入學院任研究員。李龍課題組緻力于研究生物大分子(例如蛋白和脂分子)的跨膜運輸機制。其現拟入選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