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生科百年 内網 新内網

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下載Firefox

甘氨酸受體的冷凍電鏡結構研究

日期: 2023-11-09

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

學術報告  

題    目: 甘氨酸受體的冷凍電鏡結構研究

報告人: 朱洪濤 特聘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時  間: 11月13日(周一)13:00-14:00

地    點: 呂志和樓B101

主持人: 毛有東 教授

摘要:

甘氨酸受體是位于突出後膜上的由五個亞基組成的五聚體,是氯離子通道,屬于抑制性受體。甘氨酸受體在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過程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它的功能異常會引起嚴重的神經系統紊亂。對于甘氨酸受體,有兩個問題亟需解決:1)在體内,甘氨酸是它唯一的完全激動劑,效率最高, 而其它一些小分子如牛磺酸、β-丙氨酸等激動劑的效率均低于甘氨酸,屬于部分激動劑。這種現象背後的分子機理長期以來不明确;2)異聚甘氨酸受體是由α亞基和β亞基共同組成的五聚體,是成年個體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然而,科研界對異聚甘氨酸受體的化學計量和其亞基的空間排布一直不明确。同時,朱洪濤博士開創性的研究了異聚甘氨酸受體的組裝過程研究。在本報告中,朱洪濤博士将同時介紹如何使用冷凍電鏡技術探索部分激動劑發揮功能的分子機理以及内源性甘氨酸受體的冷凍電鏡結構研究。

報告人簡介:

朱洪濤博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9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組。 2015年加入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Vollum研究所Eric Gouaux (HHMI) 研究組攻讀博士後。在博士後期間,朱洪濤博士聚焦中樞神經系統研究前沿,針對性研究最主要的兩種抑制性受體:甘氨酸受體和γ-氨基丁酸受體。朱洪濤博士的研究思路以冷凍電鏡技術為主,同時結合電生理、放射性标記等其他生物物理學手段,從多個角度解釋小分子配體激活抑制性受體的分子機理。朱洪濤博士已經取得了一系列受到國際同行認可的原創性成果。到目前為止,朱洪濤博士在Nature、Cell、Elife等雜志上發表數篇論文,共發表了SCI論文12篇(第一作者文章8篇)。朱洪濤博士于2022年加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軟物質實驗室,目前已經以通訊作者的身份發表Nature一篇。朱洪濤博士的研究方向聚焦在甘氨酸受體和其他有意義的大分子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