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學院“展望事業,探讨人生”系列講座第67期邀請到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院,為大家作主題為“選擇科研和科研中的選擇”的演講。邵峰院士将結合自己的求學與科研經曆,解讀自己選擇科研道路的心路曆程,分享科研事業中的種種選擇。相信邵峰院士的分享将為大家帶來有益的思考!講座後半段有提問環節,歡迎大家積極參加,與嘉賓互動交流~
主講人介紹:
邵峰博士1973年出生于江蘇淮安,199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1999年畢業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獲碩士學位,2003年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科研副所長。
邵峰博士長期研究病原細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機理,近年來在多種重要緻病菌的毒力機制以及抗細菌天然免疫方向取得一系列重要原創性發現:包括鑒定出多個病原菌毒力蛋白的全新酶學活性,通過新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抑制宿主防禦;在抗細菌天然免疫研究中發現細菌内毒素、鞭毛以及病原菌三型分泌系統的胞内受體,并鑒定出家族性地中海熱自炎症疾病蛋白為天然免疫模式識别受體,感受病原菌對機體Rho蛋白的修飾,最近還進一步闡明了炎性caspase誘導細胞焦亡的分子機制;這些研究發現為抗感染藥物,敗血症和疫苗的研發提供了新思路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邵峰博士已發表學術論文60篇,2005年回國後以通訊作者在《自然》、《科學》和《細胞》三大雜志發表研究論文9篇,獲得多項國際和國内重要獎項,包括周光召傑出青年基礎科學獎、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國際青年科學家獎、國家傑出青年研究基金、國際蛋白質學會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華人生物學家協會(吳瑞協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獎,中國生化和分子生物學會首屆Promega生物化學獎以及吳階平-保羅楊森基礎醫學獎等,入選北京市海外高層次人才(海聚人才)工程、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首屆“北京學者”以及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15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和EMBO外籍成員,2016年當選為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Fellow)相關新聞報道:
人民日報《走近中國最年輕的院士:生活節奏還是照舊》
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6-01/08/c_1117707951.htm
人民日報《7年發5篇重量級論文 追求卓越的青年科學家邵峰》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6996846.html
“展望事業·探讨人生”系列講座介紹:
“展望事業,探讨人生”系列講座由生科院前院長饒毅教授于2007年發起,學生工作辦公室具體負責講座的聯系安排工作,迄今已舉辦60餘期。這一系列講座旨在邀請不同領域、不同經曆的代表人物與學生見面,講述他們的學術經曆、思想觀點或自身的感悟,并回答廣大本科生、研究生在學術或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問題,從而解答同學的疑惑,幫助他們更好地選擇未來的專業與人生道路。系列講座自開展以來,講座内容已整理成書稿并編纂成《生命之光·“展望事業,探讨人生”講演錄》第一輯,第二輯兩冊,并于2010年2月份和2011年12月分别出版。近年來我們邀請到的主講人有:張先恩博士、許智宏院士、黃秉乾教授、郁彬教授、廖曉玲博士、李家洋院士、郭位院士、Tim Hunt教授、舒德幹教授、朱廣廉教授、施揚教授、陳志堅教授、李革先生、傅小蘭教授、喬傑教授、顔甯教授、康樂院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