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到您當前使用浏覽器版本過于老舊,會導緻無法正常浏覽網站;請您使用電腦裡的其他浏覽器如:360、QQ、搜狗浏覽器的極速模式浏覽,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覽器。
DNA損傷修複在維持基因組穩定性中發揮關鍵作用,其相關基因的突變可能危害基因組完整性,并增加癌症發生的風險。順鉑(Cisplatin)和電離輻射(IR)等DNA損傷藥物被廣泛用于腫瘤治療,但臨床治療中不斷發現病人對這些治療産生耐藥性突變。
2024年12月11日,北京大學魏文勝團隊在Cell Reports雜志在線發表題為“Mapping functional elements of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through base editor screens”的研究論文。基于實驗室此前開發的賴氨酸功能位點篩選策略和基因敲除策略1–3,研究團隊分别利用腺嘌呤堿基編輯器和胞嘧啶堿基編輯器,對全基因組範圍内的賴氨酸位點或基因進行靶向編輯,實現賴氨酸位點突變或敲除基因。随後在人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系(RPE1)中進行篩選,并結合兩種DNA損傷藥物處理,最終篩選出多個在DNA損傷修複過程中具有關鍵作用的氨基酸位點及基因(圖1)。
圖1 篩選流程和結果
在Cisplatin篩選結果中,負向排名前十的基因大多為已知FA修複通路的關鍵因子(如FANCM、FANCA、FANCG等)。研究發現其中STK35基因從未被發現與DNA損傷應答相關。文獻顯示,其家族成員STK19和STK11分别參與TC-NER途徑和UVB誘導損傷修複。後續實驗證實,STK35是一個潛在的DNA修複因子,在DNA修複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2019年,C17orf53被鑒定為DNA鍊間交聯(ICL)修複的關鍵因子。在本研究中,篩選結果表明C17orf53的K494位點是其在DNA損傷修複中的關鍵氨基酸位點。K494的突變破壞了C17orf53與其上遊因子RPA的相互作用,導緻嚴重的ICL修複缺陷、G2/M細胞周期停滞以及對順鉑治療的敏感性顯著增強。
此外,研究還鑒定出多個與DNA損傷修複相關的重要翻譯後修飾位點,例如p53的K120是調控其凋亡功能的重要乙酰化位點,該位點突變可導緻細胞對DNA損傷藥物的高度耐受。
總結來說,本研究通過多種堿基編輯篩選策略,系統性地繪制了影響DNA損傷應答的功能性賴氨酸位點及相關基因圖譜,為DNA損傷應答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全新視角,也有助于加速癌症治療中的耐藥性變異研究(圖2)。
圖2 總結圖
本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為北京大學魏文勝課題組的潘倩博士(已畢業)與博士研究生張芷瑄。博士研究生熊楊芳、博士後寶穎、博士研究生陳天欣和許萍博士(已畢業)等人亦作出了重大貢獻。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及昌平實驗室的資助。
文章鍊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4.115047
參考文獻:
1. Xu, P., Liu, Z., Liu, Y., Ma, H., Xu, Y., Bao, Y., Zhu, S., Cao, Z., Wu, Z., Zhou, Z., et al. (2021). Genome-wide interrogation of gene functions through base editor screens empowered by barcoded sgRNAs. Nat Biotechnol 39, 1403–1413. 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1-00944-1.
2. Zhu, S., Cao, Z., Liu, Z., He, Y., Wang, Y., Yuan, P., Li, W., Tian, F., Bao, Y., and Wei, W. (2019). Guide RNAs with embedded barcodes boost CRISPR-pooled screens. Genome Biology 20. https://doi.org/10.1186/s13059-019-1628-0.
3. Bao, Y., Pan, Q., Xu, P., Liu, Z., Zhang, Z., Liu, Y., Xu, Y., Yu, Y., Zhou, Z., and Wei, W. (2023). Unbiased interrogation of functional lysine residues in human proteome. Molecular Cell 83, 4614-4632.e6. https://doi.org/10.1016/j.molcel.2023.10.033.